为验证白藜芦醇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有效性,精科生物李宏教授团队与广东省人民医院王坤教授团队合作,开展了一项白藜芦醇在晚期乳腺癌类器官中的疗效对比验证研究,题为Higher efficacy of resveratrol against advanced breast cancer organoids: A comparison with that of clinically relevant drugs的研究结果近期在Phytotherapy Research上发表。精科团队利用24例不同类型晚期乳腺癌标本构建的类器官模型和基于肿瘤类器官的药物个体化评价体系对白藜芦醇和若干临床常规用药的抗乳腺癌效果加以评价。结果显示,与紫杉醇,吉西他滨和氟维司琼等临床常用药相比,白藜芦醇对晚期乳腺癌类器官的抑制效果更好且覆盖面更广,为该多酚类化合物在个体化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PIC.01
图形摘要(点击可放大观看)
研究背景
晚期乳腺癌患者,尤其是多药耐药乳腺癌患者迫切需要新的有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白藜芦醇(RE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葡萄、花生等食物中的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前期临床试验证明RES具有预防乳腺癌的潜力,对某些乳腺癌细胞系也有抑制作用。但迄今为止,尚无RES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治疗证据。因此,有必要采用能够充分体现乳癌患者真实情况的实验治疗模型来进一步验证RES对晚期乳腺癌,尤其是多重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性和普遍性,从而为白藜芦醇在乳腺癌治疗的实际应用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
研究团队首先收集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原发灶或转移灶样本,然后在实验室中处理并进行类器官培养,通过比对来源样本的组织/分子病理特征来验证其一致性并比较RES与紫杉醇、吉西他滨和氟维司琼在乳腺癌类器官上的疗效,最后探究RES的作用机制。
研究结果
01
24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原发灶和转移灶的样本成功培养成类器官
02
乳腺癌类器官高度保留原代肿瘤组织形态学特点以及ER、PR、HER2、Ki67等受体的表达特征
03
药敏检测结果显示,类器官杀伤率(细胞死亡率>50%):白藜芦醇79.2%(19/24),紫杉醇66.7% (4/6) ,吉西他滨66.7%(6/9),氟维司琼28.6%(2/7),白藜芦醇具有更好或相似的抑制效果
04
统计学分析表示,STAT3激活与Res的疗效密切相关,但与肿瘤受体表达模式(ER、PR、HER2)和临床病理亚型、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无关
研究结论
本研究首次证实白藜芦醇对大部分不同亚型的晚期乳腺癌类器官都有抑制作用,从而为晚期患者的有效治疗提供一个新的选择,尤其是对于多药耐药和STAT3激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团队介绍
李宏教授带领的类器官技术团队在PDO(人源肿瘤类器官)和PDX模型(人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方向研究应用经验丰富。首席科学家李宏教授曾成功研发全球首个高转移人胃癌PDX模型,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奖。精科医学PDO技术成熟,建模成功率高达95%以上,配备完善的实验平台可满足PDO培养、肿瘤分子病理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的多种临床科研需求。

★
PIC.02
李宏教授实验中
广州精科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广州精科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是精科生物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是一家以类器官技术+基因组学技术为双驱核心的第三方医学检验所。公司在类器官方向致力于推动类器官技术的转化与应用,在科研上打造全面的类器官技术服务体系,而在临床上提供高效的类器官+NGS的综合检测服务。

★
PIC.03
精科类器官培养实验室